“功能农业”作为我国科学家率先开创的农业领域新方向,在江苏、河北等地政府的支持下,在苏州硒谷科技等创新主体的努力之下,逐渐确立了中国在相关产业的高端地位。
图说:苏州富硒功能农业院士工作站围场基地揭牌。右一为中科大苏州研究院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硒研究学会秘书长,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雪斌。
编者按:“功能农业”作为我国科学家率先开创的农业领域新方向,在江苏、河北等地政府的支持下,在苏州硒谷科技等创新主体的努力之下,逐渐确立了中国在相关产业的高端地位。过去八年时间,中国功能农业的发展递变经历,事实上也是在布局未来大健康农业的过程,其引领的既是一个产业的蜕变,也是一次需求的革命。
功能农业探索:高端研究基地落地承德
2016年7 月30 日,承德有机·功能农业现场观摩交流会议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正式召开,在这次以推动全市有机功能农业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一主三元”现代农业发展布局,进一步加速全市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步伐的重要会议上,围场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承德市功能农业扶贫综合开发工程、围场有机马铃薯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同时启动。
作为中国功能农业的开拓者之一,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雪斌博士和国家认监委副主任王大宁、认证中心处长王茂华,全国供销总社科技教育部部长闵学冲、标准质量处处长周子乔,省质监局副局长王普增,省供销总社副主任郭志江,以及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市长常丽虹等领导干部共同出席,纵论功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在这次有关功能农业发展的盛会上,“苏州富硒功能农业院士工作站·围场研究基地”的揭牌,承德市功能农业扶贫示范区暨围场有机富硒功能马铃薯示范基地也在与会人员的聚焦下亮相,通过试点的方式,向关注中国功能农业发展的人们诠释了功能农业的实践意义。在有关有机农业、打造有机产业链条、功能农业扶贫、培育品牌农业等方面,承德市相关领导作了专题报告,对行业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周仲明书记指出,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发展有机·功能农业的重大意义。发展有机·功能农业是农业生产的一场革命,是适应发展新常态、满足发展新需求的重要部署,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功能农业提供的安全、营养、健康,且具有良好调节功能的农产品,是解决百姓营养均衡、消除“隐性饥饿”的最好手段。功能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未来,要占领产业发展前沿,成为领军者,最先拥有产业发展话语权。
“要抢抓重大机遇,坚定发展有机·功能农业的信心。功能农业市场前景广阔,要充分利用北京后花园的区位优势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带来的京津巨大中高端消费市场发展功能农业,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脱贫攻坚、生态文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政策支持发展功能农业,要充分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功能农业。围场发展功能农业走在了全市前列,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模式,各县区要用好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发展功能农业。”周仲明强调,,要加强政策引导,坚持发展有机·功能农业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各县区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加快功能农业扶贫综合示范区建设若干意见及建设推进方案》制定本县区规划和政策,强力推进示范推广、金融扶持、基地建设、科技创新、龙头带动、现代物流、品牌建设、宣传推介“八大重点工程”。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聚焦北京中高端市场需求发展功能农业,切实实现增产、增收、增效。要统筹推进功能农业与扶贫攻坚,打造“一环六带”农产品供应基地,发展九大特色扶贫产业。要打造功能农业扶贫产业带,打造一批规模合理、不同主题的富硒功能农业扶贫示范区,打造功能农业单品冠军的产业集群。
周仲明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任务,确保落实到位。要把功能农业发展和示范区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细化,把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把发展功能农业实实在在的效果体现在脱贫攻坚上。
常丽虹要求,要立足机遇和优势,牢牢把握有机·功能农业发展大势,整合各种资源和要素,闯出一条承德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要明确目标定位,科学谋划布局,以建设承德功能农业扶贫综合示范区为引领,以富硒农业为重点,以统筹布局、稳妥推进、试点先行、单品突破、示范带动、整体提升为思路,采取政银企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大力实施承德功能农业“一主三元四区”行动,各县区要明确目标、定位和任务,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年度、项目和责任人。发展有机·功能农业要坚持高点起步,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务实推进。要突出特色优势,加快有机·功能农业园区建设;要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升产品竞争力;要坚持龙头带动,培育一批领军企业;要完善流通体系,打造线上线下平台;要实施品牌战略,扩大承德有机·功能农业产品的影响力。
功能农业旨归:未来的大健康产业
“功能农业”这一新概念,是赵其国院士为组长的中国科学院农业领域战略研究组在全球首次提出,具体是在2007-2009年编纂的《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提出的,《路线图》通过分析、预判,强调未来农产品应该走向“营养化、功能化”,即:功能农业,它是指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生产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如:富硒、富锌、富钙等)。
在业内人士眼中,功能农业也是农业3.0时代的进化版本,它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如果说高产农业解决了人们吃饱的问题,绿色农业解决了人们吃得安全的问题,那么功能农业则主要是希望解决人们的吃得健康的问题,这也是农业3.0的真正要义。
功能农业是中国科技大学具有领先优势的农业新兴方向,它是指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生产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如:富硒、富锌功能农产品),这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所以说,过去我们的农业主要是解决人们吃饱、吃的安全的问题,属于“吃饭产业”。
而现在消费者从健康改善角度,选择食用功能农产品,把农业从“吃饭产业”升级为了“健康产业”。这一点也非常符合中国居民药补不如食补的消费理念。因此,这一提升变化,为农业的效益提升赋予了很好的抓手。在消费上,也是一种新的消费潮流。
当然,这种健康消费会跟随功能农产品的科技创新得到不断地丰富。从矿物质的补充,到功能植物化合物的补充。相信由此带动的“健康产业”也会日益壮大。
赵其国院士预测:2020年,全球将推出80-100种功能农产品,仅中国产值就将达1000亿元;功能农业的占比2020年将达到1%,2030年10%,2050年50%以上。
功能农业前景:掀起供给侧聚变式革命
图说:尹雪斌博士做功能农业专题报告。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持续夯实现代农业的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功能农业的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中的这一要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功能农业使命在于解决人们的“第二种饥饿”——“隐性饥饿”。以“隐性饥饿”,形象地比喻人们对重要微量元素的缺乏,反映了功能农业产品诞生的历史背景和现代意义。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研究开发这一促使人类健康长寿的功能农产品,而这一科技含量高、社会效益好的农产品,必然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这就为解决农产品价格、低效益差的难题开辟了一条新途,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民增寿”的喜人结果。
不断开发科技含量高、满足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的产品,实现了农业产品对于中高端市场的有效供给,是当前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涵,功能农业的开拓与发展,符合这一精神,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条新路。
功能农业与扶贫相结合有助解决“粮贱伤农”、“因病返贫”、“容易返贫”三个问题。功能农业所生产的农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和健康价值,可有效地与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结合,形成“功能农业扶贫”精准扶贫模式,能够有效根治“粮贱伤农”、“因病返贫”问题。此外,功能农业新产业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并适度超前,能够为扶贫开发提供实现贫困区人口稳定脱贫的科技支撑,可以有效防止“返贫”。由于功能农业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开辟的是一个蓝海,具有进一步推广的空间,因此还具有易复制、易推广的特点。
由于功能农业将农业从“吃饭产业”变为了“健康产业”,因此能很好地提高农业效益。据测算:普通大米的价格一般在3-4元/公斤;应用功能农业技术生产富有机硒稻谷,每亩投入1700元,收购价4.4元/公斤,亩总收入2200元,亩纯收入500元,每亩增收200元。
功能农业布局:构建“中国高地”筹谋产业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尹雪斌博士团队在赵其国院士指导、支持下,最早系统开展了功能农业研究和产业化实践,目前,在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苏州研究院建立有功能农业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008年同步于苏州工业园区创建的硒谷科技,已成为功能农业技术第一品牌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乃至全球创造了多项第一。
功能农业技术的核心要求是高安全、标准化,即农产品中所含硒、锌等矿物质的定量可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过去八年中,中国科技大学团队通过上千次的试验,近十万个土壤、水、农产品不同部位的系统分析,已积累了30余个大宗品种的定量强化技术规范,能够做到同区域、同品种、同地块矿物质元素含量达标稳定,并积累形成了“九步法”规范,还制定了多项地方和行业标准。
2014年由中国科技大学与赵其国院士等共同发起筹建了中国功能农业产业联盟,在中国科学院大力支持下,还建有我国第四个国际一级学会——国际硒研究学会,这些组织的秘书处均设在中国科技大学。这些预示着,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功能农业技术高地正在形成。
“功能农业”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已经历经八年有余。过去八年多时间,不仅是全国十几个农业重点省份的重视和相关领导的认可,如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雪斌博士为代表的实践者,成为中国农业的弄潮儿,在农业3.0时代体现出了中国农业的创新发展的高端水平。
值得欣喜的是,在安徽、河北等省和承德市、邢台市、晋中市等市县,功能农业均已被列入省域农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之中。在河北承德市还启动开展了功能农业扶贫综合示范,这是我国首个“功能农业(扶贫)综合示范区”,示范中将承德绿色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在承德市每个县区内挑选优势品种,按照“单品冠军”思路,分别建设不同规模的示范区,承德市计划“十三五”期间,实现80万亩示范,达到100亿产值,带动20万贫困人口脱贫,至2025-2030年,功能农业规模达到300万亩,产值达到800-1000亿,力争培育出新的“千亿级产业”。
尹雪斌博士介绍,我国功能农业科技与产业化目前能够暂时处于领先,正是得益于我国高度重视智库建设,《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等系列战略咨询报告,提前预判到功能农业方向,这一发展新趋势。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农业领域‘判断准了科技突破的方向’。”
“作为功能农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我们希望努力工作,让中国创造的功能农业新产业,‘源自中国,影响世界’!”尹雪斌博士说。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信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