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山西破解“多收了三五斗却不增收”怪圈

 

        今年以来,我省多类农产品价格回落,加之农业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如何走出“多收了三五斗”的怪圈?面对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我省农业相关部门开始“另辟蹊径”,在吃的“健康”上下功夫,引导省内农业企业开发农产品的功能性,把产品调特、品质调高、产业调强、结构调优,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特色不明市场竞争乏力
        沁州黄小米在我省小米地域品牌中知名度较高,在各地及一些电商平台不难发现,好多商家买的都是沁州黄小米,但价格相差悬殊,这无疑给普通消费者出了个难题,究竟哪家的小米才是真正的沁州黄呢?
        从事沁州黄小米批发零售多年的裴小健,每次在向客户推销小米时,都会说他家的小米与别家不同。因为裴小健老家是沁县的,他家好多亲戚每年都种植小米,自从经营小米批零后,他就把能联系到的亲友家的小米都收购了回来,以保证货源。不过,在销售了一段时间以后,裴小健发现自己出售的小米并没有突出的特色。为了能找到更好的货源,他跑了老家周边好几个村子,在亲友的帮助下,与一个山村的几户农民签订了采购协议,他们种植的小米将由裴小键负责销售。“这里种植出来的小米不施化肥,而且生长期长,口感特别好。”为了区别于其他的沁州黄小米,他特意在包装袋上进行了标注。现在裴小健也成了半个米行家,他说,要想小米的口感好,不使用化肥只是一方面,另外土地还得轮耕,因为上一年种了谷子的地来年就不能再种了,得等两三年让土地“休息”一下再种,这样长出来的谷子才是最好的。
        “我销售的沁州黄小米,其特别之处在于,煮成粥之后,米粒的大小是普通小米的2倍,而且呈金黄色,不仅好看,还富含营养。”在向新客户介绍他的产品时,裴小健都会这样说,然而一些顾客在看了其产品后,大多觉得与普通的小米没啥两样,购买的意愿也不是太强烈。酒好也怕巷子深,虽然裴小健认为他的小米比其他家的要好,但不知怎么才能把好产品推销出去。
        最近几年,我省一些地方开始尝试种植富硒黑小米,其在特产店里每500克可以卖到20元,是普通小米价格的4倍多。这让裴小健深受启发,他也想把这种小米引种到他们老家,走差异化农产品销售的路子。
农产品保健市场蛋糕巨大 
        参观完东湖醋园后,来自河北的韩先生欣然购买了几盒醋口服液。身体偏胖的韩先生一年前查出高血脂,医生让他平时多注意饮食。后来,他听人说多喝醋能够调节血脂,降低身体内的甘油三脂,就逐渐有了多喝醋的习惯。在省城一些特产超市内,细心的消费者都会发现,货架上有不同品牌的醋口服液,其配料说明上大多写明:选用优质陈年老醋为基质,按科学配方添加山楂、蜂蜜、红枣等。普通的一袋300多毫升的陈醋市场价格为1.5元至2元,而用陈醋做成的口服液身价暴涨,在特产超市内,记者发现一款最贵的醋口服液为218元/盒。负责该产品促销的服务员说,他们这款产品经国家功能食品研究部门多年研究开发,对调节血压、血脂等有一定的功效。这款产品推出后,受到旅游观光及亲朋送礼者的青睐。
        我省小米的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就拿地域来说,能叫得出的好小米就有沁州黄、汾州黄、晋城鲁村小米等,不过一些企业多是粗放式加工,附加值不高。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则在小米深加工上动起了脑筋,他们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究开发了婴幼儿米粉系列,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填补了我省小米在婴童食品中的空白。
        开发农产品的保健作用成为一个新兴而诱人的方向。我省硒产业协会在成立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已发展为拥有100余家会员企业,富硒黄小米、黑小米……他们目前已在全省建立起30余家富硒功能农业生产基地,通过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跟进服务,在为会员对接资金支持的同时,提供良好的产品后期销售保障,为我省富硒企业解决销售困难、指导生产、统一营销市场、整合渠道资源、统合政企资源,带动农业和农民走功能农业发展之路。
用功能化提高农产品身价
        今年,我省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市场销售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而鸡蛋、猪肉等畜产品的价格也是一路走跌,其中,今年1月份以来,太原市鸡蛋价格像坐滑梯一样一路下跌,且跌破了成本价,养殖户每天都在赔钱,养一天赔一天,养得越多赔得越多,这对养殖户的打击是巨大的。山西农业如何走出增产不增收的怪圈?
        干旱少雨、山多沟深是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全省现有耕地中,旱地面积占80%,其中还有43.66%的坡耕地。“我省农业的出路不在‘大’而在‘特’,不在规模而在功能。”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称,正是因为沟壑纵横,才使我省成为“杂粮王国”、“黄金养殖带”、“优质粮果带”;正是因为山高沟深,才形成我省生产绿色、健康、生态食品的天然屏障。我省小杂粮有豆、麦、粟、薯、黍5大类20多种,种植面积15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的1/10,这些小杂粮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养生保健功效。2016年初,中国科学院院士、功能农业奠基人赵其国和尹雪斌博士合著的《功能农业》中提出,2020年,全球将推出80种至100种功能农产品,仅中国产值就将达1000亿元。这预示着,未来中国将有望培育80个至100个功能农产品的“单品冠军”企业。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功能农业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或其他生物技术手段使农产品达到营养化、功能化,从而具备某种保健功能性,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所需要的钙、铁、锌、硒等,进而达到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抵御癌症、延缓衰老的目标。物以稀为贵,是发展功能农业的基础,我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适合发展功能农业,抓住这一特色,积极发展功能农业,加快开发一批功能食品,也就牵住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牛鼻子”。
 
打造功能农产品品牌集群
        在我省这片具有复杂地形、多样气候和悠久农耕历史的土地上,功能食品有很多。钙果,又名欧李,一种灌木果树,果实富含生物活性钙。在我省境内太行山、吕梁山等多个山脉有丰富的野生资源,属于药食同源植物。生长于乡宁、翼城一代的翅果,种仁中蛋白质含量为32.21%,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藜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基本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食物,而我省的静乐县就是藜麦之乡。
        省农业厅名优中心相关负责人称,当前,我国正迎来新一轮消费升级浪潮,人们慢慢学会了经营生活、享受生活,尤其是对于养生保健的需求非常迫切,山西功能农业发展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取得重大突破。对我省来说,当前就是要做强做大一些功能食品龙头企业,培养一批领军企业和集团,放大品牌效应,因为品牌效应可以引领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乃至生活方式。以沁州黄、老陈醋、苦荞茶等已经具有知名度的功能性农产品为主,带动其他功能性农产品的宣传,逐步形成我省功能性农产品系列品牌,引导市场消费。
        2017年,对于我省农业产业来说,发展功能农业的号角已吹响。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工作会议,以及《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方案》中,省委、省政府多次提及要在全省范围内打造功能农业品牌,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开发功能性农产品。而省农业厅近日出台了《山西功能农产品品牌建设活动方案》,其中提出,从今年开始,每年推出20个功能农产品品牌,初步形成具有国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功能农产品品牌集群。
 
本文源自:山西商报